火蕴玉——张钧恒瓷艺作品展
展览时间:2017年5月28日—6月28日
开幕时间:2017年5月28日下午3:00
研讨会:2017年5月28日下午4:00
展览地点:亮宝楼一楼西厅
展览类别:瓷艺
主办单位:西安市工艺美术学会、渭南市工艺美术协会
承办单位:雍华瓷坊、张钧恒工作室
协办单位:亮宝楼、北窗下茶书院、陕西沙龙传媒有限公司沙龙艺术
2017年5月28日下午,窑火蕴玉——张钧恒瓷艺作品展在亮宝楼开幕。
陕西工艺美术学会会长史永哲,中国工艺美术师、陕西省工艺美术协会副会长贺兴文,渭南工艺美术协会会长刘长安,文艺评论家、诗人沈奇,陕西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、西安市书法家协会主席石瑞芳,学者、国学大师安培德,西北大学艺术学院教授、《中国画研究院》院长邓益民,西安美术学院工艺系现代工作室主任邢戈,大雁塔文管所所长、画家刘忠,陕西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张山,西安美术学院工艺系副教授李黎,西安美术学院工艺系陶瓷艺术博士杨志,西安中国画院画家高民利,御工坊文化传播公司董事长张毅,陕西悦合文化传媒公司、《画韵中国网》董事长支斌、金狮华纳传媒机构总经理涂峰等领导、嘉宾及瓷器爱好者参加了开幕式。
陕西工艺美术学会会长史永哲先生致辞
中国工艺美术大师、陕西省工艺美术协会副会长贺兴文先生致辞
渭南工艺美术协会会长刘长安先生致辞
陕西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、西安市书法家协会主席石瑞芳女士致辞
陕西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张山先生致辞
西北大学艺术学院教授、《中国画研究院》院长邓益民先生致辞
陕西广播电视台主持人千惠女士主持开幕式
致辞中,各位嘉宾介绍了他们眼中的张钧恒,肯定了他取得的成绩,也分享了张钧恒瓷器作品的特点。大家纷纷对张钧恒寄予厚望,希望他能再接再厉,在以后的艺术道路上越走越宽阔,创造更加辉煌的成绩。
张钧恒父子二人一同登台
开幕式最后,张钧恒父子二人一同登台,向观众讲述了瓷器创作过程中一些真实发生的故事,既有心酸、挫折,也有丰收、喜悦。开幕式在温情、暖心、鼓舞的气氛中圆满结束,大家移步展厅观展。
开幕式后,张钧恒瓷艺作品展座谈会在亮宝楼一楼西厅举行。
从国内外瓷艺的传承与发展,到如今举国上下提倡的工匠精神,再具体到工艺美术的传承与发展等等问题,嘉宾们各抒己见,将自己的所见、所思、所想和在座的同仁们一起交流、探讨。一曲古琴弹奏,更多了丝丝诗意,在瓷韵和诗意的交相辉映下,座谈会圆满结束。
张剑南艺术家简介:(字钧恒)
陕西渭南市人。出身陶瓷世家,陶瓷精品家藏甚丰。陶瓷的华美雍容,朴实典雅;釉色莹澈瑰丽娇艳,素雅清淡,自幼尽沉浸䙶郁于心。由对瓷艺的痴迷,而迈向制瓷的道路。早年师从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杨志门下数年。拉坯、施釉、烧制尽得大师精髄。虽己学已有成就,但难以满足对瓷艺更高的追求。多年以来,不耻下问,四处拜访瓷艺名师,曾在河南钧窑、汝窑、浙江龙泉窑、江西景德镇窑等全国各大窑口寻师学艺;并在西安美术学院工艺系学习深造。为深窥瓷艺神韵,零八年自创《雍华瓷坊》工作室。常常冥思苦索,随物赋形,以故为新,不落俗套,而形有所忘。2011年又参加清华大学与中国工艺美术协会联合举办的'中国工艺美术'国家级培训项目'陶瓷艺术高级培训班'进修。
在探索瓷艺的道路上,不断地勤奋努力,掌握了各种瓷艺工艺流程,渐老渐熟,洗炼劲健,得其环中。
第52届全国工艺品交易会上获得2017年“金凤凰”创新产品设计大奖赛作品《天地钵》荣获“金奖”。
第十五届(东阳)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暨国际艺术精品博览会上作品《重生》荣获“银奖”。
第六届中国(西安)礼品工艺品展览会紫砂作品评比中作品《富贵钵》荣获“金奖”。
展览活动现场花絮
著名古筝老师
本文作者(支凯)
我与它的相遇,或许是命中注定。《仙翁操》《关山月》《阳关三叠》《酒狂》一首又一首,在指尖流畅,李白的叹息,王维的留恋,阮籍的悲情似在耳边回响。
一指风云,一指散淡。我的心情也随之荡漾。
"明月出天山,苍茫云海间。
长风几万里,吹度玉门关。"
边塞的艰辛劳苦似在眼前重现。
"汉下白登道,胡窥青海湾。
由来征战地,不见有人还。
我或许已经了解了李白的叹息。"
我最喜欢的生活,便是在那了无人际的深山之中有一片自己的桃花源,远离尘世,不惹红尘。
一指心律,一指绝响。
我把这对宁静的向往寄托于古琴之上。《梅花三弄》在指尖流出,心中的波动逐渐平息,琴和人,人与琴,浑然已成一体。
一指思念,一指悲伤。
一曲《凤求凰》跨越时空的阻挠,我看到了司马相如与卓文君的爱情故事。
在琴曲中体验爱恨情仇,在琴歌中行走江湖。
展览活动现场花絮
展览活动现场花絮
展览活动现场花絮
展览活动现场花絮
展览活动现场花絮
展览活动现场花絮
展览活动现场花絮
研讨活动现场花絮
最后合影留念
部分展品赏析
部分展品赏析
部分展品赏析
部分展品赏析
部分展品赏析
部分展品赏析
部分展品赏析
发表评论共有0访客发表了评论
暂无评论,快来抢沙发吧!